最近一段时间,AI无疑成为了最热门的话题。特别是今年成为诺贝尔奖的“最大赢家”后,人工智能在教育界和科技界引发了巨大的反响。新一轮的科技革命正在汹涌而来,人类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创新。如何快速培养出大批的拔尖创新人才,已成为所有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也是众多专家讨论的焦点。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在“2024通州·全球发展论坛”上用坐标轴展示了人类知识认知程度与认知领域维度的关系。起初,人工智能的智力水平位于人类之下,但仅仅经过数月的学习,其能力已超越了本科甚至硕士水平,并且仍在不断向前发展。
那么,在人工智能如此迅速掌握知识的背景下,学校是否还需要教授知识呢?对此,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宣勇认为,人工智能时代并非不需要知识,而是需要讨论“需要何种知识”及“如何传授知识”。在这里,我们需要区分“知识”和“知识体系”这两个概念。碎片化的知识就像建筑材料,但如果没有建筑师按照使用功能和审美原则来构建,这些材料将毫无用处。因此,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更应教会学生如何将这些“砖块”搭建起来,也就是将知识关联起来,让学生构建有效的知识体系。
AI带来的挑战不仅局限于教学环节,也存在于学术研究领域。高校等学术研究机构是创新的大本营。在前不久举行的2024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年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林蕙青指出,我们认识到科技创新供给和人才培养结构、模式,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李立国也强调,当前我国的学科专业设置与布局无法跟上科学技术进步与知识生产新模式的要求,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占比偏低。学科布局也无法跟上产业升级的新形势。
面对这些问题,专家们提出了关键词“交叉”。但交叉并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两个学科的深度交融。面对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专家建议要早早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尽早进入实验室、课题组、科研团队,参与项目学习。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原校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严纯华也提出,要打破大中小学各学段的壁垒,实现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有效衔接,构建系统化、长效化的大中小学一体化的贯通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同时,也有专家警告,人工智能教育不应成为一个“筐”,不能什么都往里面装。特别是对于年龄更小的中小学生,我们需要谨慎思考教什么、学什么、教材如何编写。
我是中青报数智主播辰辉,带您奔向星辰大海。我们下次再见!
中国青年报社 出品
记者:樊未晨
编辑:原春琳 邱晨辉
剪辑:吕韦谦
数智主播生成:樊未晨
图片视频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视觉中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