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日新书院学生王一竣(左二)与智利民众合影,展示了中拉友谊的紧密纽带。
墨西哥籍学生欧善愉在北京语言大学练习写毛笔字,展现了中拉青年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互学互鉴。
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中文日活动上,当地青年展示汉服,展示了中拉青年之间的文化融合与共同庆祝。
墨西哥籍学生斯蒂芬妮·阿里亚斯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体现了中拉青年在语言和文化上的深度交流。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中国和拉美虽然远隔重洋,但友谊的纽带将彼此紧紧相连。近年来,随着中拉关系日益紧密、人文交流不断深化,中拉青年拥有更多互动往来的平台与机会。他们到访彼此的国家,分享各自的文化,在心与心的真诚交流中成为跨越山海的好朋友。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多名中拉青年,听他们讲述互学互鉴的友好故事及对中拉友谊历久弥新的真切期待。
在走近彼此中增进理解
今年初,清华大学全球胜任力海外实践课程的师生们踏上了拉美大陆,展开为期两周的调研与交流。遥远的距离、语言的差异没有成为中拉民众走近彼此的阻碍。
王欣钰在智利的一次春节庆典中,精心策划了一个文化展位,吸引了许多当地民众前来合影,并参与到她设计的互动环节中。这场庆典促成了一名智利青年与中国的一段美好故事——
卜睿哲,对王欣钰的文化展示印象深刻。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与清华师生进行了更加深入的交流。最终,在王欣钰等清华学生的帮助下,他来到中国,在清华大学开启为期3个月的访学生活。
近年来,随着中拉关系深入发展,越来越多中拉青年走近彼此,增进理解。许多像卜睿哲这样的拉美青年,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求学、工作,感知中国文化、融入中国生活、结交中国朋友。
有关中国的美好图景更加具象
马伯一,一位古巴青年,在中国已度过5年时间。他在这里度过了高中时光,目前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一名本科生。在这5年间,他体验中国的美食、文化、音乐、语言、教育、风景等,像一个空杯子被逐渐灌满水。如今,中国已成为他的“第二个家”。
欧善愉,在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中文,她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充满钦佩。在中国的所见所闻不仅印证了她此前对中国的认知,更拓展了她对这个国家的了解。“中国在转型方面的能力、人民日益增长的自豪感以及在此生活所感受到的团结和安宁,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钦佩中国扛起了这个历史责任
中国和包括拉美国家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努力实现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发中拉青年广泛共鸣。
中方的多项倡议,如构建开放融通的亚太合作格局、培育绿色创新的亚太增长动能、树牢普惠包容的亚太发展理念等,以及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都展现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
“中国的倡议有助于国际社会破解难题、深入合作,增进人类福祉。”欧善愉表示。
“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
中国提出打造中拉命运共同体已10年,中拉关系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国之交在于民相亲”,而“民相亲”要从青年做起。展望未来,中拉青年纷纷表示将勇担历史责任,做中拉传统友谊的传承者、友好合作的推动者和建设者。
(白音特格希、钟沁蕊、周景、陈宇澄参与采写)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1月23日 第 05 版)
编辑:邬嘉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