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拉斐尔·格罗西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德国重启核能发电是“合乎逻辑且理性的”。这一观点在德国国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辩论。与此同时,德国最大的反对党基督教民主联盟也呼吁重启核电,使得这一议题在政坛上的热度不断升温。
然而,重启核电在德国并不容易。自20世纪60年代德国首座商业核电站投用以来,该国的反原子能运动就从未停歇。德国民众对于核能的恐惧和担忧根深蒂固,对核安全的担忧也愈发强烈。2002年,德国决定逐步淘汰核能商业发电,但在2010年,德国又将核能视为过渡到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技术,决定延长核电站的使用寿命。然而,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加剧了民众对核事故严重后果的恐惧,使得德国成为首个彻底放弃核电的发达工业国。
然而,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德国能源价格飙升,为了缓解能源危机,德国被迫将原定2022年年底关闭的最后三座核电站的运行时间延长至2023年4月。
如今,随着德国内部政治分歧的升级,各党派将核政策作为竞选的重要筹码之一。但重启核能发电的道路仍然困难重重。一方面,德国民众对于核能的恐惧和担忧并未消退,主要反核政党绿党的立场也较为坚定,导致至今仍有不小的“反核”声音。另一方面,从经济层面来看,重启核能需要巨大的财政投入,且对于德国政府来说负担巨大。此外,重启核能还存在政治上的争议,如果逆转核政策,德国政府将背负“政策反复”的舆论包袱。
尽管重启核能发电在理论上存在可行性,但实际操作上的重重困难使得这一计划难以落地实施。即使最终决定重启核能,也还面临行政许可、安全核查等一系列程序。德国官僚主义的讨论十分激烈,行政效率低下被认为是导致德国经济下行的重要原因,再加上财政紧张,预计在核电站问题上,很难快速决策并落地实施。
德国总理朔尔茨将于下个月在联邦议院发起信任投票。分析人士认为,选举结果可能对德国核政策产生影响。如果联盟党能顺利组阁、上台,有可能推动关于核政策的讨论,甚至推动政策变革。但即使如此,重启核能发电的道路依然充满了挑战。
图片:德国核电站的烟囱在夕阳下显得尤为醒目,但这座核电站已经关闭,未来是否重启,依然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