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信/文 “大象转身”这个词语,上一次在汽车行业被频繁提及,是在2019年后,起初指的是国际零部件巨头的转型,后也用于跨国车企的转型。
回首中国汽车电动化的历程,2018年无疑是新能源汽车的草莽时期,国内新能源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超过300家,其中“PPT造车”尤为盛行。这一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且均保持约60%的高速增长率,标志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元年。
安波福(原德尔福),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早在2017年12月就前瞻性地将动力总成业务完全剥离,专注于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业务。这种对市场的敏锐洞察使得安波福能在历次时代大潮中稳健前行。
安波福中国及亚太区总裁杨晓明在接受采访时提到,入华30多年,安波福见证了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产销量最大市场的发展历程。安波福紧跟时代步伐,始终与中国市场共发展,也见证和助力了中国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的跨越式发展。
在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性和地缘局势紧张的背景下,当中国先进智能电动汽车产品走向世界时,安波福加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以支持更多OEM在智能化、电气化浪潮中的发展。
杨晓明表示,安波福的持续投资,旨在更好地帮助中国OEM在智能化、电气化的发展浪潮中取得领先,同时也希望通过跨国企业的优势,让中国的“技术红利”惠及全球。
对话
经济观察报:入华30余年,安波福如何在燃油车时代和智能电动时代都取得成功?
杨晓明:自1993年进入中国,安波福就定位为全球领先的汽车系统供应商,并深耕中国市场,持续推动人才、产品、技术本地化。我们在2003年投资5000万美元在上海外高桥成立了第一家全球研发中心,随后又陆续在上海安亭及苏州建立了全球研发中心。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生产管理及工艺流程,提升了中国汽车的生产制造研发实力,也提高了我们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安波福早在2015年便预见到汽车市场将向着安全、绿色、互联的方向发展,因此在2017年底成功剥离了与燃油车有关的所有业务。同时,我们也不断布局软件,2022年底成功收购风河软件,完成了在软硬件领域的布局。
经济观察报:在智能电动时代,安波福如何推动技术创新?
杨晓明:中国是创新技术、应用、产品最先出现的市场。安波福积极与中国企业合作,重塑流程与架构,提升自身能力。例如,今年10月底,我们宣布投资约5.7亿元于中国本地公司智驾科技MAXIEYE,成为其最大投资人股东。通过合作,我们可以打造更适合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更好地服务于国内客户。
经济观察报:过去五年是安波福在中国市场发展最快的时期,未来五年安波福要在中国市场实现50%的业务增长,这是如何实现的,又将如何实现?
杨晓明:安波福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中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中国是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发展最快的市场,新能源汽车的迭代速度远超国际传统车企。安波福持续创新,推动人才、产品研发、供应链的本地化,我们的管理层和决策者均本土化,工程师占比高,供应链中国产化率高,这是我们与时俱进的保障。
为实现下一个五年的增长目标,我们会持续加大在华投资力度,推动技术创新,发挥安波福在汽车“大脑“和”神经系统“领域的独特优势。同时,我们也将成为中国出海车企最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助力中国车企走向全球。
经济观察报:中国汽车出海面临哪些难题,安波福如何助力中国汽车出海?
杨晓明:我们深刻理解,中国汽车走出去与30年前我们进入中国的挑战类似,包括如何确保产品的同时,为当地创造就业、创新等价值,实现双赢。但这个过程会比我们进入中国市场时短得多。我们坚信,中国汽车走出去前景广阔,因为中国拥有创新、完整的供应链、丰富的人才。
我们会利用全球化布局,发挥在当地的作用,帮助中国车企更快适应当地市场。
经济观察报:如何看待中国当前内卷的汽车市场,这对安波福有哪些挑战,又将如何应对?
杨晓明:我们认识到,中国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是长期现象。对我们而言,既要参与竞争,还要通过自身方式应对。我们利用规模优势实现“健康”地降本,同时也寻求通过技术方案降本,例如加速对本地化芯片方案的研发。
经济观察报:安波福如何在中国履行社会责任,推动可持续发展?
杨晓明:安波福设定了全球性的碳减排目标:到2025年碳排放量减少25%;到2030年,所有生产基地100%使用可再生能源;到2040年实现完全碳中和。我们持续开发安全、绿色和互联的解决方案,在生产运营中大幅减少碳足迹。例如,我们在上海安亭的工厂安装了光伏系统,减少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希望这篇重写后的文章更符合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