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来临,羽绒服、羽绒被等羽绒制品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但一部分“假羽绒制品”却在线上、线下市场肆意泛滥。
近日,浙江湖州警方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当地一家服装厂直播时“甩卖”儿童羽绒服,价格远低于市场价,疑似造假。随后,织里公安分局联合市场监管局开展收网行动,抓捕犯罪嫌疑人3人,现场查获“假羽绒服”7万余件,涉案价值700余万元。经检测,这批服装羽绒绒子含量基本为0%,均系伪劣羽绒服。
这些羽绒被虽然带有形形色色的吊牌与标签,但上面诸如“一等品”、“90%白鹅绒”等宣传语全是虚假标识,纯粹是欺骗消费者的。这些标识包括检验检测报告、羽绒充气标,也是电商们成批采购来的,一套成本仅1元、2元。而检测却用的真绒,基本上客户是摸不出来的。
这些以次充好、虚假宣传的羽绒被,被这些主播在直播间公然兜售。他们通过话术,让消费者不知不觉中陷入消费陷阱。知情人透露,这些伪劣羽绒制品除了被消费者买回家中,也会流向酒店、民宿等场所。
记者走访了南通的家纺市场,发现将“飞丝”添加到羽绒制品里,甚至用“飞丝”代替羽绒,已是“公开的秘密”。商家们为了降低成本、追逐更高利润,在生产过程中动起了歪脑筋,选择以“飞丝”冒充“羽绒”。
这些劣质羽绒被的填充物不仅品质低下,更有可能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影响。在江西九江红星羽绒电商创业园,记者发现,这里的儿童羽绒服价格非常便宜,质量更是令人担忧。这些羽绒服装企业不仅使用“飞丝”作为填充物,还有所谓的“吊包绒”、“手感绒”。与合格的“绒子”相比,不达标的填充物在保暖性能上大打折扣。
而这些羽绒服装企业对自己的违规行为心知肚明,但为了牟取利益,他们选择“分仓”发货来躲避监管。监管严的地方就发好货,监管不严的地方就发“充丝”的。
更有甚者,江西越之翎羽绒有限公司为了最大程度地控制成本,采用将棉、丝和绒相互混合的方式,只为增加羽绒制品填充物的蓬松度,从而在外观上迷惑消费者,而这种填充物的成本每斤只要7元。从原料生产端以次充好,到线上线下销售端知假售假,这些假冒伪劣的羽绒制品就这样被公然销售。
提醒相关主管部门,切实加强市场的监管力度,实现产业全链条的监管,对这类利欲熏心、肆意妄为的商家予以打击整治。
品质生活,从每个好物开始。